公共空间装修
阅读:3695次 更新时间:2021-04-27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与建筑空间不同,城市公共空间没有确定的空间围合边界,但是却因人的活动能够在潜意识中感知到它的边界与体量。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与人和自然进行着能量、物质及信息的交换。城市公共空间既不是维持城市良好公共形象的表面工程,又不是建筑之间未被重视和充分利用的空白地带。相反,它服务于城市中的每个人,并兼具着体现一个城市文明、历史、生态、美学等多层次精神需求的重要意义。
2“人情”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多维层面的体现
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情感生长,“人情”即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感受到的心理及生理的情感反应。《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意思是即使是来自遥远地方具有不同风俗的人也可以拥有相同的情感来交流和表达。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人们表达感情、诉说欲求的载体,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街道、广场等,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功能的社会活动空间。由此可见,城市公共空间不仅仅起着物质交换的作用,更能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弱化设计师这一职业在人们与自然情感交流中的角色定位,而更多地关注到人的心理、感官、精神等方面的原始诉求。
3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情化”设计策略
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表现为城市居民对城市及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人依靠城市公共空间表达内心情感、向往与追求,城市公共空间为“人”获得所有满足、愉悦、尊严、活力创造可能。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情感的释放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如何给人在精神层面上赋予更多的充实感、满足感。本文从尺度、文化和生态3个层面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情化”设计策略。
3.1合理的空间规划———舒适的感官尺度
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适应性、便利性等原则,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科学合理,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边界是舒适的,与人亲近的,既不拥堵也不空旷,自然而然地生长于城市建筑之间的缝隙。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第一步便是从宏观角度考虑规划,思考给这片区域注入活力的方式。它或许是城市中心场地开阔但景观丰富的城市广场,吸引着人们前去游玩拍照;亦或是城市道路转弯处的小公园,可以让周边居民茶余饭后前去跳跳舞谈谈天。如果仅有亮起来的广场、成排成行的绿化、毫无人气的雕塑巨像等面子工程,城市公共空间也只会变成失落的角落。
3.2延续城市文脉———聆听“老城故事”
1)在经济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城市发展越来越关注现代化城市界面形象,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一幢幢雄伟的建筑群向外界展示着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对城市文化特色的留存意识越来越淡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让根植于城市的文化脉络失去蔓延的空间,或者用一些虚无缥缈或是属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元素生搬硬套,此种做法不但不会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还会招致外界和当地市民的反感。2)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公共开放性的场所,所面对的是生活在这个城市全部居民,那么其所能展现一定是为人所熟知且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文化。这一文化要有根可循,可供查证。例如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除了孔府、孔庙等专门纪念孔子的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中随处可见孔子的塑像和名言篆刻,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让每一个来到山东的游客都能感受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好客之情,也让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穿梭在城市中,感受到大大小小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的文化自信。3)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文化艺术景观的重要基础,既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医药,传统礼仪、节庆等,其形式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友人的关注,也慢慢成为中国走在世界舞台的标签。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平台,也肩负着发扬城市非物质文化的重任,将劳动场景、歌舞场面制作成雕塑,使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小品元素,更让一些传统食品、药材、手工艺等制作工具展示于公共空间,以供人们体验传统制作工艺的流程和工序,从而让人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趣味。
3.3创造生态化空间———与自然对话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还要把生态这一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所谓人性化的设计最根本的就是要符合景观设计的原则,即生态性、识别性、地域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要让城市公共空间真正融入人的生活就要加入自然的元素,在日益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和自然对话。1)绿化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绿色代表着宁静和惬意,也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城市公共空间这一人为区域的活力除了要有人这一生命体的能量激发外,还要从自然界万物生长中汲取能量。然而,我们随处可见城市公共空间为了“四季常青”加入了塑料花草;用冰冷尖刺的铁栏将绿荫草丛围严;花坛树池长满了没有修剪的带刺灌木……这一切看上去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但是却拉开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表面“和谐”的掩饰下渐行渐远。2)假如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永远把人放在第一位,让生态服务于人,牺牲生态的发展来保障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结果可能永远不尽如人意。那么不妨换个思路,为生态打造一片空间,让人的行为为生态的发展退让。比如,摈弃曾经踏平一片土地建造广场、建筑的做法,保留土地上生长了几十年的树木,为其预留出生长的空间,又或者是利用其本身的生长形态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景观小品。只有这样,人和自然才能因设计而共融,城市才会有真正散发生机的特色公共空间。